陕西·延安宝塔公众号搜索
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
家长学校
亲子共读家长学校

家长可能欠孩子一个有效的家校沟通

发布者: 浏览次数: 6022021/03/19

 

微信图片_20210319101859.jpg


最近,有一些朋友向我提出家校沟通的困惑。大多数朋友比较“怕”见老师,“怕”与老师沟通;有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与老师沟通;孩子成绩好的家长认为,尽量别去打扰老师或是没必要去找老师沟通。


尤其是“教育惩戒新规”3月1日起实施,不少家长更是内心如“五味杂陈”,谈“家校沟通”即色变。


家校沟通并不是简单地从家长会上老师那里领到了“圣旨”和“评判“之后,把这些任务再一次地转交给孩子。


  

微信图片_20210319101905.jpg


在我们阳光家长学院的平台上,家长问答的问题聚焦在“学习“这个话题上;身边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朋友提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,更多的关注点也是在学习成绩上。


的确,许多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文化课成绩和提分策略,尤其是孩子还处于小学阶段,或者是孩子问题处于隐蔽阶段的家长们,还沉浸在“孩子只有学习好,才是真的好”的价值观里,并不关注、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能学好或学不好。


仅仅是因为孩子听话,所以成绩就好?仅仅提供给孩子提分策略,就能提高成绩?为什么有的孩子是潜力股,会后劲儿足,有的孩子却越学越吃力?

 

还有的家长会问到“孩子怎样能够学好英语?”、“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?”、“孩子不爱学数学怎么办?”、“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办?”


微信图片_20210319101911.jpg


当我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,我更关注的是:家长有没有跟孩子的老师进行过有效的沟通?孩子在课堂上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?他为什么不喜欢学英语或语文?数学学不会是在哪一个坎儿上出了问题?或是在几年级的哪一个阶段出了问题的?


由此可见,我们很多家长和学校之间进行了一个长期而无效的沟通。


所谓的家校共育,不仅是指参加一次又一次的家长会,或者参与学校的开放日等校级或班级活动,或是学校单方面的告知家长、展示学校的风貌、跟家长沟通孩子有什么问题,更多的是家长要自己能够发现孩子的问题,意识到孩子的问题,遇到一些教育困惑,能够主动多与校方沟通,尤其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,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沟通,获得支持和合作。


家校沟通,家长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综合素养、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;


其次,根据情况,与老师进行一个友好的、细致的沟通。双方客观交流,诸如孩子在校和在家各是怎样的表现?近期发生了哪些家校之间需要互通的一些事情、问题或是意外?家长在家需要配合的和应该做到的有哪些?


解决了行为层面的问题之后,再针对学业的问题,找对能够转变孩子的突破点,共同商讨出能够提高孩子成绩的学习的方法和提分的策略,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才是更有意义的。



如何实现有效的家校沟通?


一

收集和整理要沟通的问题

(一) 问题的收集

#准备一个小本子,随时记下来#

1、 老师反映的问题


2、 孩子反馈的问题


3、 自己发现的问题


4、 他人反馈的问题


(二)问题的规整和准备

1、给问题归类(可以按照行为类、学习类、个人困惑类、需求类)


2、梳理沟通的目的


3、统筹需沟通的老师


4、父母中善于沟通的一方去沟通



二

规划好沟通的时间

#准备好孩子班级课程表、教师通讯录#

1、要提前与老师做好沟通,预约双方都合适的时间


2、紧急问题,要尽可能避开老师休息和上课时间


3、预设与每位老师沟通的总时长



三

向孩子正面反馈沟通结果

老师反馈问题和解决方案要过滤

小学中低段的孩子,父母要善于“编故事”,变沟通信息中的“负面”为“正面”引导。


小学高端和初中的孩子,父母要客观分析沟通信息,提取要点,先鼓励,后说问题及解决方案。


高中阶段的孩子,父母要做减法,只提沟通中一个要点问题,向孩子表达老师对TA的关注而非批评(即使老师当你的面批评了孩子,你也要学会转化和理解为老师很关注孩子;这样,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你和老师是接纳TA的,TA是有价值的,有利于激励TA),实事求是地说出孩子的问题及解决方案。



四

 沟通的频次

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每学年的沟通频次,随时需要、随时沟通。



五

主动还是被动

1、被动沟通方式

家长会、家长开放日、学校或班级活动、家访、班级微信群信息分享


2、主动沟通方式

电话、留言、走访、书信

随时发现问题,及时沟通



六

沟通原则

1、先与孩子问题直接关联的老师沟通。


2、忌:越级沟通;难以解决、需向上级领导反映的问题,也需要和老师先沟通。


3、多与班主任沟通。


4、不仅关注学业发展,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。


5、沟通以达通,要沟通彻底,在内容、思想和情感方面都要通达,既要解决问题,还能增加双方感情,为下一次沟通做好铺垫。



我做班主任的十几年里,记忆中最充实的一项工作就是:每周我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,至少对两个孩子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。家访的这条路上给我最大的感悟是: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要想对学生们一生负责任,真正地走到孩子们的心里,真正把教育这件事做好,那么就要做足、做深和做扎实“家访”这件事的。那十几年里,我也因此收获了格外多的思考和快乐。


如今我在思考:

有多少家长能够扎扎实实为自己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校访?家长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上学,在择校之前到校园里去看看环境,了解一下学校的师资和教学办学特色,而是入校后,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在TA成长的过程中,家长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能够一次次走进校园,跟学校、跟老师、跟孩子及孩子的同学进行一次次的接触、了解、沟通、寻求让孩子成长为最好自己的方法和路径。


因此,我始终相信,教育绝对不是单方面的付出,真正有效的家校的沟通,是我们为了孩子,家校之间形成教育合伙人的共识。


 

微信图片_20210319101919.jpg


最好的教育,不是当你发现了孩子问题之后,你能够游刃有余地用你已有的智慧和方法以及技巧去解决这个问题,而是能够在孩子所有问题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。


我们作为家长,一生都尽可能用智慧和从容去陪伴孩子,让孩子也因你的善于沟通而变得智慧和从容。


上一篇:有很多孩子从没问过自己:“我究竟想要什么?” 下一篇:中科院最新发布:“超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”,你家孩子达标了吗?
  • 亲子共读
  • 家长学校
学校概况
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
办学特色
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
新闻中心
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
学部专栏
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
家校沟通
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
招生招聘
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
学校概况
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
办学特色
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
新闻中心
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
学部专栏
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
家校沟通
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
招生招聘
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

微信公众号

地址: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小砭沟(科技馆向南1000米) 电话: 0911-2190136/37/38 邮箱:
版权所有@佛山阳光文正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39573号  DESIGN BY: HUUDON